盛世湘黔网 首页 财富湘黔 产业园区 查看内容

梵净山珍势头好 桃源铜仁底气足

2020-4-1 20:52| 发布者: cnxqw| 查看: 43649 |来自: 铜仁网

摘要: 大地回春,黔东正忙。 一年之计在于春,处处是蓬勃与希望。割草、翻犁、挖坑、播种……连日来,铜仁各地的田间地头又一番忙碌景象。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农民富则民心安。近年来,我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 ...


大地回春,黔东正忙。

一年之计在于春,处处是蓬勃与希望。割草、翻犁、挖坑、播种……连日来,铜仁各地的田间地头又一番忙碌景象。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农民富则民心安。近年来,我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以创建达标坝区为引领,按照“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优先突破”原则,聚焦“八要素”,落实“五步工作法”,全市农村产业革命步伐明显加快,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狠抓产业革命勾勒发展蓝图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

近年来,铜仁紧扣省委书记孙志刚提出的“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要求,全面落实“五步工作法”,聚焦“八要素”,推动农业产业向“六个转变”的目标迈进。

回望2019年,全市产业结构调整150.5万亩,创建样板坝区12个、达标坝区62个,带动11.59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玉屏、松桃、石阡、思南4个县成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试点。

庚子新春,疫情肆虐。全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扎实抓好春耕备耕,为按时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做足准备。围绕“突出点、连好线、扩大面、全覆盖”的思路,全市聚焦低效玉米调减、坝区结构调整,全力以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全力做好低效作物调减工作,补齐农村产业发展短板。全市以11个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为重点,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计划调减低效作物22.5万亩,全部落实替代作物。预计可带动非贫困人口36万人,带动贫困人口0.91万人。

截至目前,全市坝区种植面积达26.5万亩。2020年,全市将持续调优坝区种植结构,计划种植作物40.63万亩,新增引进和培育参与坝区生产经营的优强新型经营主体30家以上,所有坝区建成达标以上坝区,预计坝区平均亩产值实现8500元以上。

加强主体培育强化利益联结

农业生产要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示范带动是关键。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头雁”,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民增收致富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后制定出台了《铜仁市2019年农业经营组织发展与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铜仁市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年——2019年)》,为培育壮大农业企业提供政策保障。

2020年,全市相继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六条措施》《“留雁行动”鼓励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工作方案》《关于引导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创业的措施》,以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为主要对象,围绕“六大”主导产业以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留雁行动”。

截至目前,吸纳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参与产业发展人数达1万人以上。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46家,除因企业破产、转产、转业、注销、停产的无法复工复产外,正常生产运行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产业兴不兴,关键看效益。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全市创新“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发展加工、搞活流通、开拓市场、打造品牌等龙头作用,实现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分享利益链。

在持续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的同时,让贫困群众不仅仅收益租金、薪金,更有股金分红,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获得收益。2020年,全市预计发展产业将带动剩余贫困人口3万人以上。

强化产销对接助推铜货出山

去年7月25日,梵净山珍(苏州)展示中心正式运营,在铜仁市“黔货入苏”产销对接活动上,铜仁的多种产品受到广大苏州市民的青睐。

去年9月25日,“2019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在贵阳举

办,铜仁50余家企业近300种参展农特产品现场销售额达80余万元,现场完成签约企业4家。

回望2019年,全市大力推进“铜货出山”,组织企业参加了2020年苏州年货节、“黔系列”品牌推介暨“黔货进京”新春展销会等活动,实现销售收入55万元,参加贵州“黔系列”品牌走进新华社交流座谈会,并现场签约入驻新华社所属的新华99平台。

据统计,2019年全市农产品完成产销对接销售额26.43亿元。2020年1月至2月,完成产销对接1.1亿元。

近年来,全市广泛发动行业企业参与,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齐发力,创新产销对接机制,补齐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短板,着力建设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带动大批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及周边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全市大力发展生态康养特色产业,打造“梵净山珍”康养品牌,成功培育出梵净山茶、沿河空心李、德江天麻、玉屏黄桃、梵净仙菇等农特产品,一批批绿色优质农产品纷纷走出大山。

今年,全市将继续推进“1+10+N+3”农商互联产销对接,积极培育集配型流通龙头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围绕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12个特色产业,大力推广印江“电商驿站+”模式,让电商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贡献更大力量。(李桃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