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人物 查看内容

2014中华文化人物刘启后与隆回花瑶文化的不解之缘

2015-4-27 22:37| 发布者: cnxqw| 查看: 44323 |原作者: 刘溪然|来自: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

摘要: 人物简介:刘启后,笔名老后,1944年生,湖南隆回人,曾任中共隆回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爱好摄影,1980年起,在《人民画报》等海内外上百种刊物上发表过几百件摄影作品,1976年开始义务投身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工作 ...

         人物简介:刘启后,笔名老后,1944年生,湖南隆回人,曾任中共隆回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爱好摄影,1980年起,在《人民画报》等海内外上百种刊物上发表过几百件摄影作品,1976年开始义务投身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工作,30多年来,他为推介瑶山、保护民间文化而不辞辛劳、八方奔走。2015年1月6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2014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揭幕,刘启后获得了“2014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4月19日讯(记者 刘溪然)4月中旬,记者在长沙专访了“2014中华文化人物”称号获得者刘启后。刘老年逾七旬,但谈起花瑶挑花、呜哇山歌、滩头年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顿时显得神采奕奕,他娓娓道来,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与文化艺术的不解之缘。 

刘启后与瑶山同胞一起生活

                                              年幼时饱受磨难仍痴迷艺术

       刘启后从小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北大高材生,抗战时期弃笔从戎,抗战胜利后,父亲却不幸突患急病去世。当时刘启后仅两岁,母亲因迟迟不能走出丧偶的悲痛,忧郁成疾,三年后也去世了。未满五岁的刘启后和哥哥只能靠外公抚养,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补贴家用和交学费,他经常跑到山上去砍柴,天黑了,就随便找点树枝铺在草地上盖点树叶席地而睡,当时山里频频有野兽出现,但他从未退缩。除了砍柴,他还拼命学各种手艺,补皮鞋、修电筒、理发、印刷等等他样样精通。

       虽然生活非常困苦,但刘启后从小爱好广泛,美术、音乐、摄影、体育,他都十分热爱。尤其是摄影和音乐,他近乎痴迷的状态。在上世纪60年代,照相机还属于奢侈品,刘启后告诉记者,当时他是学校宣传队的队长,学校刚好有位老师有个相机,他便经常跟随这位老师,希望能有机会让老师教他如何使用相机。他说,当时的胶卷非常昂贵,要去山里砍上两担柴,才能买一个胶卷。刘启后也非常痴迷音乐,高中的时候在山上砍了21担柴,卖了十七块八毛钱,买了一把小提琴。


刘启后《神秘的花瑶》一书里的摄影作品
 

                                               偶然结缘花瑶山寨

        参加工作后,刘启后成为了一名机械厂的工人,但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摄影,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摄影师。1976年,由于工作原因,刘启后第一次来到位于湖南省隆回县境北部高寒山区一个叫虎形山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花瑶古寨,当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花瑶古寨呈现在他眼前时,刘启后深深的被这古朴的美景所震撼。他在《神秘的花瑶》一书里曾经描述到:“尽管外部的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通讯和传媒亦不时地把信息传送到了东南西北偏远的山寨,然而,朴实的花瑶山民却依然如故,日复一日,坚守着先人历练过的生存轨迹和生活法则,优雅而缓慢的稳步向前。”

       花瑶,这支仅有六千余众的古老部族,在拥有两三百万人口的瑶族大家庭中,似乎显得微不足道,较之瑶族其他几十个大的宗支,没有任何共同的特点。却以其惊人的族群意识和对生存环境的特殊任职,建构起了他们独特的神秘密码和原生的艺术品格。

       刘启后意识到,要让这支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代代相传,越来越艰难。他突然冒出一个看似疯狂的想法,同时也在心里暗暗发誓,要走遍瑶寨的每一个山坳、村寨,将这个部落的生存方式、文化形态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挖掘、记录和整理起来。


刘启后与瑶山“小粉丝”们合影
 

                                              脚印遍布瑶山的每个山寨

       为了追寻探访瑶族同胞中这支鲜为人知又独具民族个性的古老部落。刘启后持续三十多年,先后400多次独自沉进偏远闭塞高寒的花瑶山寨采风,从长沙到花瑶往返一趟800公里,累计行程30余万公里,每每日行数十里。黑了,随意找户人家捱一晚;饿了,啃个红薯当一餐。日晒、雨淋、风吹、冰冻、遇歹徒、遭狗咬、被蛇追、甚或连命都搭上……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刘启后何许人,但居住在这虎形山上的6000多花瑶人却都认得这个背着相机、又矮又壮、满头华发的汉族汉子,并且没人把他当做外乡人。

       三十多年过去了,他已走遍花瑶的每一个山坳、村寨,熟悉那里的每一户人家。为了采访到花瑶原生态的结婚习俗, 刘启后还曾在冰雪茫茫的瑶山度过九个春节,因为他们的婚礼大多安排在冰天雪地的春节前后,只有这个季节才是花瑶山民真正休闲快活的日子。


花瑶妇女展示手工独特的挑花裙

                                                 收集2000多种挑花刺绣

        沈从文曾说,花瑶挑花是世界上最美的挑花。花瑶挑花一直是花瑶妇女一代代口传心授的,图样及工艺具有极强的私密性,往往瑶家女会锁进自己的“女儿箱”。这个“女儿箱”按瑶家习俗从不对男人打开。为了开启这个神秘的“女儿箱”,刘启后挨家挨户探访,最终用真诚和执着打动了瑶家女,使3000多个瑶家女向这位外来男性打开“女儿箱”,最终收集到了2000多个挑花图样。

       记者在刘启后的家里也有幸见到了几条收集回来的挑花裙,刘启后向记者介绍,在挑花图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还是要数龙、蛇,件件构图新颖浪漫,针针造型古拙粗犷。这些复杂精细的挑花图纹,针针线线都凝结着花瑶女人的心血和汗水。其中最复杂的一条绣有“虎啸山林”的花裙居然有26万多针,这个天文数字,即便是裙子的主人也都惊叹不已。


刘启后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讲座

                                                     讲座、摄影展遍布全国各地

       几十年来,刘启后积极热情地传播和弘扬湖湘传统文化,在国内外媒体发表民俗稿件达到了760余个专版,采写了《神秘的花瑶》、《花瑶女儿箱》、《花瑶的石头会唱歌》、《诡秘的梅山文化》、《手诀——法师与神灵无声的对话》等专著书稿,还多次应邀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科大等高校及国际学生组织AIESEC和各地社团,做传统文化讲座达60多场,并被多所高等院校聘为客座教授,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栏目组的民俗顾问和艺术顾问,诸多作品在国内外赛事中获奖,先后应邀在全国各地举办《我的父亲母亲》和《神秘的花瑶》大型公益主题摄影展。

       在民间文化采访中,刘启后经常把眼光瞄准偏远山乡的高龄老人,为了记录下来这些生活历尽艰幸和苦难的老人,老后用手中的镜头拍摄了5000多件饱经沧桑和社会磨难而又永远留守家园的老人肖像,被文化艺术界称为“最后一代饱经社会磨砺的中国农民的脸谱”。


2014中华人物颁奖典礼现场

                                                      荣获“2014年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今年1月6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2014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在湖北武汉揭幕,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获得了“2014中华文化人物”称号,这也是湖南摄影界第一位获得该项殊荣的人士。站在舞台上的刘启后还是那么低调,他笑称自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不知所措。“我是从偏远山区走出来的孤儿,是生活最底层的文化行者,能获得中华文化人物这么崇高的奖项,我非常感谢中华文促会,湖南文促会和凤凰卫视的各位领导专家对我的厚爱。”

       刘启后回忆了自己在大山深处追逐民族文化的经历,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一路走过来,我用我赤诚的心和满腔的热血,记录了许多正在消亡的民族文化,留下珍贵的文化资料。”刘启后还在现场动情的感谢自己的老伴,这辈子用勤劳、善良支持他的事业,扛起家庭的重担。最后刘启后说:“我愿在追逐民族文化的美梦之中长醉不醒,我一定会继续走下去。”

        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曾形容他是一位从摄影家跨越到民间文化保护领域的殉道者。之所以用“殉道者”,不用“志愿者”这个词,是因为志愿多是一时一事,殉道则要付出终生。

        这位被冯骥才成为“民间文化保护领域的殉道者”的七旬老人如今仍然为推介瑶山、保护民间文化而不辞辛劳、八方奔走。

       记者手记:没有强大的摄影装备,没有酷炫高超的技术,这位老人用一颗真心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形容自己宛如一介济公,云游偏远、闭塞、贫穷、落后的山乡,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行走,他用满腔热血记录下来的传统文化,永远鲜活,弥足珍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