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财富湘黔 特色产品 查看内容

贵州山民接触世界潮流 贵州造内衣欧美受追捧

2020-9-10 23:43| 发布者: cnxqw| 查看: 40115 |原作者: 李强|来自: 贵阳网-贵阳晚报

摘要:   厂房按照布依族建筑风格修建   车间里的工人   -核心提示   “大男人给外国女人做内衣,要被人笑话,这工作我没法干。”2017年,广东汕头一纺织厂的分厂落户贵州黔南下司镇,招聘阶段吸引了当地很多村民 ...

  厂房按照布依族建筑风格修建

  车间里的工人

  -核心提示

  “大男人给外国女人做内衣,要被人笑话,这工作我没法干。”2017年,广东汕头一纺织厂的分厂落户贵州黔南下司镇,招聘阶段吸引了当地很多村民,但刚开始上岗培训,陆续就有工人向厂方提出辞职。

  原本面临招工难而内迁的纺织厂,又一次碰到了用工问题。为了打开村民的“心结”,工厂想了不少办法:图文并茂地介绍中国针织内衣名镇——汕头谷饶镇;从总厂调回贵州员工,以老带新作为“钥匙”,既教手艺又负责打开村民禁锢的思想……几个月后,在下司镇内衣厂发生的这个小插曲,最终得到解决,来自英美两国的订单也开始逐渐增加。

  去年,下司内衣厂的产值已达到1亿元,位列独山县全出口企业前列。在英美两国的大型连锁商场里,从贵州远道而来的内衣款式多样,无论是质量、手工艺,还是性价比,都受到外国女性的追捧。

  内衣厂做工

  村民害羞又尴尬

  2017年,黔南下司镇建起一座占地176亩的厂区,为符合“布依第一镇”的整体建筑规划,厂房也按照布依族建筑风格修建。

  听说新建的厂区有一家纺织厂入驻,便吸引了当地很多村民,应聘没有性别要求,只要肯吃苦、会简单的针线活即可,这对于擅长针线纺织的布依族人来说,只是一件驾轻就熟的工作。

  下司镇华南村村民潘吉祥进厂时已经55岁了,潘吉祥以前也在沿海地区的工厂干过,50岁后回到了老家。“以前下司没有打工的地方,现在家门口有了工厂,我还想干几年。”纺织厂的到来,激发了潘吉祥再上岗的动力,却也给他带来了烦恼。

  2017年6月,下司镇贵州骏荣纺织有限公司正式投产。随第一批应聘的村民上岗培训,这时潘吉祥才知道纺织厂专给外国女性做内衣,工厂班长展示着从总厂送来的样品。“哇,穿这码子的人得有多胖……”工厂女工发出惊叹后,脸一下子就红了,潘吉祥和其他男性工人直接把脸转开,又引起车间里一阵笑声。

  自从到纺织厂工作,潘吉祥在村里就不愿提起工作上的事,他感觉村民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村里有几名好酒的人一喝醉就爱数落潘吉祥,“给女人做内衣,丢男人的脸面”……

  一气之下,潘吉祥才干了十多天,就向纺织厂提出辞职。之后,厂里陆续又有很多工人请辞,使得厂方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尽快想办法解开村民的心结。

  沿海“用工荒”,内衣厂迁来贵州

  “走进汕头谷饶镇,你就走进了女人的世界。”贵州骏荣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泽钦说,谷饶镇现在有3000多家内衣企业,被誉为“中国针织内衣名镇”。

  谷饶镇是广东的重点侨乡,上世纪80年代,海外华侨在这里开了第一家内衣纺织企业,从此揭开了谷饶镇生产内衣的序幕。谷饶人黄泽钦的父母从车工做起,学到了手艺后,开始办家庭作坊为大企业代工,最后建立了自己的工厂。

  “谷饶镇人口最高峰时有30万人,外地人比本地人还多。”黄泽钦说,在他家的工厂里,顶峰时期有2800多名员工,工人大部分来自贵州、四川、重庆、安徽、广西、河南等地,贵州人的针线活最为细致。

  近几年,内陆发展迅速,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谷饶镇的内衣企业纷纷内迁,解决用工问题。黄泽钦家也走了这条路,第一目的地就是贵州。

  距离广东出海口相对较近,布依族人天生擅长针线活,是下司的先天优势;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配套服务好,则为下司镇吸引企业加了码。

  内衣厂迁到下司,本想解决用工问题,没料到又冒出了新问题。“少数民族地区,老百姓思想还是比较守旧。”内衣厂生产经理余少卿说,为防止部分工人辞职会引起连锁反应,工厂想出了缓兵之计,一方面安抚工人做满一个月,不仅有工资还有奖励。另一方面,紧急从总厂调派来贵州老员工,既能培训新人,同乡间也能更好沟通。

  潘吉祥还记得,当年,从广东调来的一名工长姓张,在谷饶镇内衣厂干了十几年。张工长与潘吉祥聊天时,打开手机给潘吉祥看总厂的图片,车间工位上,男工人不在少数。

  “男人不比女人针线活差。不劳动,才丢人。”潘吉祥记住了张工长的话,后来村里的人再讽刺他,这句话既成了有力的反击,也成了潘吉祥内心坚强的防线。

  内衣出口英美,最怕产品亮“红灯”

  经历了用工风波,下司内衣厂的生产步入正轨,英美两个内衣知名品牌在中国的订单大部分交给了骏荣内衣厂生产。“在英国和美国各大连锁商场、超市,都能买到贵州下司镇生产的内衣。无论是质量还是性价比,都受到英美女性喜爱。”黄泽钦说,2019年,下司内衣厂完成产值达到1亿元,厂区员工也增加到500余人。

  在内衣厂的成品车间,32岁的质检员熊静正对制作完成的内衣进行检验,剪掉明显的线头,还要用手稍用力摸一遍内衣,以防内衣里藏着针头。

  “去年,有企业在装箱时将剪刀忘在了箱子里,还有的把针留在了内衣上,被外国企业罚了不少钱。”黄泽钦说,在内衣外贸行业,质量安全出现问题就会被外商亮灯。

  亮黄灯是作为警告,外商将不定期对产品进行检查,亮红灯就意味着产品必检,甚至外商有权解除双方合同。“我们对产品要求很严格,贵州工人的责任心也很强。”黄泽钦说,下司骏荣内衣厂品质一直得到英美两大品牌信赖,保持着绿灯免检状态。

  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下司骏荣内衣厂的订单量大幅下滑,英美企业取消了订单,工厂各车间相比去年冷清了许多。

  “没想过转内销、清库存?”下司镇政府工作人员孟吉颖解释说,一方面骏荣内衣厂20多年来专供英美市场,缺少国内客户资源。另一方面,大量库存是大码内衣,即便有少量尺码合适的内衣可以转内销,但是因体格、穿戴习惯不同,国内女性不会喜欢出口内衣,反而会对品牌造成影响。

  “只能坚持。”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政企相互扶持坚守,在今年8月底,下司内衣厂有了起色。

  “订单量有所恢复,现在厂里接到的订单到了10月份,订单量有100多万件。”内衣厂生产经理余少卿说,目前,企业又开始招工,内衣厂要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田坚李强

  -记者手记

  企业是打开村民

  “心锁”的钥匙

  下司镇内衣厂曲折的用工经历,直面了贵州发展所面临重要问题——山区村民守旧的思想,需要一把钥匙打开“心锁”,这把钥匙也许就是企业。

  内衣厂生产经理余少卿说,在汕头谷饶镇最早发展内衣产业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因所处的地域不同、发达程度不同,工人很快就能通过各种途径转变思想。

  在贵州则不行,村民世代被裹挟在大山之中,思想陈旧是普遍现象,新事物、新思想常常不被接受,反倒遭到周边环境的再次打击。

  潘吉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羞涩到被嘲笑,再到思想解放,企业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他用张工长的话武装了自己,反击了村里的几名醉汉。潘吉祥还告诉记者,这几年,几名醉汉也变了,镇上又来了两家企业,他们也进了厂。

  工人的变化,企业也最有体会。在内衣厂,规章制度的约束使得村民责任心在增强,下班知道关灯、收走垃圾,每一件产品要做到精益求精。他们改变后树立起来的人物性格,就像学会了游泳,终生不会忘记,并传播到村里,造就了现在贵州遍地的美丽乡村。

  政府已搭台,企业已引进,贵州山民接触着世界潮流。这种形式下,贵州距离腾飞已不再遥远。

  李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