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华商学院 创客故事 查看内容

江口县杨秀萍回乡创业:致富不忘乡邻

2019-12-7 11:01| 发布者: cnxqw| 查看: 26134 |原作者: 王婷婷、实习生 谯桂芝 |来自: 铜仁日报

摘要: 十几岁开始外出打工,32岁回乡创办江口绿源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如今,38岁的杨秀萍已是江口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商会副会长、平寨村妇联副主席。回忆当初的创业经历,她仍记忆犹新。   闵孝镇平寨村是江口县较偏远 ...

   十几岁开始外出打工,32岁回乡创办江口绿源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如今,38岁的杨秀萍已是江口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商会副会长、平寨村妇联副主席。回忆当初的创业经历,她仍记忆犹新。

  闵孝镇平寨村是江口县较偏远、贫困的村寨,这里山高路远,沟深林密。从村里去镇上步行要3小时以上,村里的女孩子到一定年纪要么外出打工,要么早早嫁出大山。那时的杨秀萍也面临同样的选择。

  杨秀萍有5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三,一家老小11口人全靠父母种田养活。在她小学三年级时,因交不起学费辍学了,求知渴望被现实磨灭,她只能努力挣钱改变现状。

  18岁那年,杨秀萍带着攒了好几年的100元压岁钱,跟随村里亲戚到广东一家制花厂打工。刚工作两天,她的双手被胶水浸烂。车间负责人见状后,要将她赶出厂,杨秀萍不放弃,坐在楼梯上不肯走,刚好遇到楼上的厂领导下楼吃饭,问明原因后,又将她带回了车间。

  也是这次的机缘巧合,让杨秀萍与厂长建立了联系。后在厂长的关心支持下,杨秀萍在深圳开了家床上用品专卖店。几年后,又与朋友合股开了家床上用品加工厂,生意越做越大的杨秀萍并未止于追求个人的成功。

  十多年异乡打拼的辛苦,让杨秀萍更能体会穷日子的心酸。每次回家过年,看到村里大多是妇女、老人、小孩、残疾人留守在家,觉得曾经的自己也是那个无人关爱的小孩,一切的一切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此后,她开始每年往家乡汇款20万元,希望能帮助他们。这样的扶持持续了三年多,杨秀萍觉得,“帮一次只能得一次,还是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现状”。

  2012年,32岁的杨秀萍重新选择了事业方向。她卖掉了深圳的房产及公司,带着2000万元回到了家乡,准备创业,她认为发展产业带领乡亲增收,变“输血”为“造血”才是推动乡邻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通过考察企业、养殖场,最终决定在家乡平寨村养殖鲟鱼。流转土地、与农户协商、建厂,几经波折后,2013年3月,总投资2000万元的贵州江口绿源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2016年,该公司孵化鲟鱼苗320万尾,生产销售商品鱼30万公斤,产值近1000万元。其鱼苗和商品鱼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远销广西、浙江、广东、湖南等地。同时,杨秀萍的企业先后解决当地52人就业,其中妇女26人,年用工超过300人次,支付工资人均2500元,有效解决了留守妇女就业问题。

  截至目前,杨秀萍建立的鲟鱼养殖场已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标准化冷水鱼养殖场,并被授予全省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省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市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市残疾人就业示范点、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

  事业上有了起色,杨秀萍又协助村两委聚力脱贫攻坚。她白天忙完鲟鱼场的事情,晚上就和村干部商议着如何通过产业发展帮助大家一起脱贫致

  富。平寨村作为三类贫困村,为了实现整村脱贫出列,她主动帮扶20户贫困户,通过承包70亩农田养泥鳅,贫困户以“精扶贷”5万元资金入股,年底保底分红1.2万元。

  同时,为方便村民出行,杨秀萍出资10万余元挖通该村苟脚屯通组公路;资助20多名学生完成学业;捐资5000元为贫困户免费安装电视接收机。2018年平寨村20户贫困户69人全部脱贫。

  随后,杨秀萍又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牵头组建“江口梵源水产发展专业合作社”“印江泥鳅种养专业合作社”,从事鲟鱼和泥鳅养殖,扩大规模910亩,进一步带动江口、印江、石阡三县78户260人创业就业。

  “这几年,村民们腰包鼓起来了,家庭富起来了,妇女们笑起来了,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了,能帮到乡亲们我很快乐。”杨秀萍感慨道,一路走来,她也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关心和支持,她要把爱心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王婷婷、实习生 谯桂芝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