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财富湘黔 产业园区 查看内容

2017湖南茶叶“十强生态产茶县”之新化:一叶飘香天下名

2018-6-17 12:50| 发布者: cnxqw| 查看: 57102 |原作者: 张福芳|来自: 新湖南

摘要: 这里曾是“渠江薄片”的发源地,拥有最早记载的湖南黑茶; 这里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之一,县内至今依然保留有茶马古道的遗迹,以及有记载的茶亭、风雨桥达440座; 湖南省渠江薄片茶业有限公司 这里“茶长家家客,溪 ...

这里曾是“渠江薄片”的发源地,拥有最早记载的湖南黑茶;

这里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之一,县内至今依然保留有茶马古道的遗迹,以及有记载的茶亭、风雨桥达440座;

湖南省渠江薄片茶业有限公司

这里“茶长家家客,溪流处处通。”鼎盛时期,全县茶叶面积一度达到10万亩,仅奉家镇就有32家茶厂。

这里就是位于北纬30度,雪峰山脉中段,梅山文化的核心区域,有“湘中宝地”之称的新化县。

渠江薄片产品

如今,在千亿茶产业的目标引领下,新化不仅被列入我省新一轮茶叶产业重点布局县,还获评为2017湖南茶叶“十强生态产茶县”,迈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娄底市副市长梁立坚(中)、新化县副县长邹红清(左一)调研新化茶产业。

从历史名茶到支柱产业

探源新化茶产业,不得不先了解它的历史。

新化产茶历史可谓悠久,是“渠江薄片”的发源地。“渠江薄片”源于晋,兴于唐,盛于宋,为明清两朝贡茶,至今已享誉千年,是中国贡茶历史最悠久的茶品。

渠江薄片茶园航拍

在《新化怀古》中有一句“茶长家家客,溪流处处通”的描述,表明新化县在宋代,茶叶就已经成为了老百姓的主要农活,而且茶叶均产自溪流密布的高山。明清时期,新化茶叶市场兴旺,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之一。

“上世纪,新化县还是我省重要的产茶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湖南宝大隆兴曾昭模红茶(新化茶)还获得名誉奖章,历史高峰期时全县茶叶面积一度达到10万亩。”在采访时,新化县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永忠告诉记者。

新化县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永忠接受采访

奉家镇退休干部奉利求可谓是新化茶产业兴衰的见证者。“新化很多乡镇,特别是奉家镇在80年代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很多家庭世世代代都以茶为生。”奉利求告诉记者,1983年的时候,奉家镇就有32家茶厂,仅奉家公社茶厂一年就产茶20吨。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市场的冲击,新化县茶产业走向了衰落,慢慢淡出茶产业的“江湖”。

渠江薄片生产车间

近年来,随着我省千亿茶产业的布局,随着新化县被列入我省新一轮茶叶产业重点布局县,新化茶产业实现了强势回归。

新化县委、县政府更是卯足了劲,决定以跻身全省重点茶叶生产基地县行列为契机,举全县之力,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重塑新化茶产业辉煌,打造成为全省产茶大县和茶业强县。

新化红茶

“目前,我们正在整合资源,申报‘新化红茶’公共品牌,新增4万亩标准化生态茶园,让茶产业成为新化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陈永忠表示。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县建成优质茶园10万亩,产量达1.6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50亿元。”新化县茶业协会会长邹志明对记者说道。

从孤独坚守到纷纷加入

其实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茶人、茶企的坚守和努力。

记者在新化采访,就见到了这样一批企业家,他们做茶、爱茶,更愿意为了茶奉献一生。

渠江薄片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明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出生于1963年的他,自1980年进入新化茶厂工作后,一直与茶打交道。为复原“渠江薄片”,他和他的团队从2007年开始研制,在失败了上百次的基础上,终于于2008年7月成功研制出第一批产品。渠江薄片一经面世就引起了业界的惊叹:外形如古铜币,汤色橙红明亮,口感鲜甜。研制成功当年11月就荣获了“中国国际博览会”金奖。如今,公司已拥有2大茶园基地,年产茶1000吨,茶叶产值过亿元。

新化县天鹏生态茶园开发有限公司茶农采茶

而在天鹏生态茶园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桑梓镇向荣村的茶叶基地上,记者看到错落有致的茶树长势良好,郁郁葱葱,不少茶农正在除草、施肥。“这块茶园有1000多亩,是我们公司的核心基地,现在我们正打算把这块基地建设成为集种植、旅游、加工、展示、茶文化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茶庄。”看到记者,蔡辉华就迫不及待地说起了他的规划。从部队转业的蔡辉华本来在广东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只因从小家里就种茶、做茶,对茶有份特殊的感情,当看到桑梓镇园艺场的茶园被荒废时,他坐不住了,2009年,他义无反顾地从广东湛江回到了新化,流转了镇园艺场以及周边3000多亩土地,种上了茶树,建起了加工厂,自己也转身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茶农。

新化县天鹏生态园开发有限公司标准化茶叶晒场

紫金茶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新亮更是看好茶产业的发展前景。2014年,他创办了茶叶公司,在新化奉家镇当起了茶农。“罗总的茶园被深山云雾滋养,很美的,你们一定要去看看。”经不住盛情邀请,记者决定去奉家镇亲身体验。

新化县紫金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奉家镇渠江源村的生态茶园

从新化县城出发,在一座又一座青山的注视下,盘旋近2个小时,进入到奉家镇境内时,一片片茶园总会不经意间就“跳入”你的眼中,整齐划一,青翠可人。当记者选择一个至高点眺望时,只见一垄垄茶树被云雾包裹着,被雨露滋润着,宛如大自然的馈赠。“真美啊!”随行的不少人忍不住感叹起来。

新化渠江源茶溪谷景区

“依托渠江源茶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我们这里如今也成为了茶旅休闲游胜地,去年先后获得了湖南十大最美茶叶村和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称号。”罗新亮的话语中有着藏不住的自豪,他还憧憬着希望通过5年的时间,把渠江源村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万亩茶园亿元村”。

从一片叶子逆袭为扶贫攻坚核心

一片茶叶到底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

据奉家镇党委书记刘群群介绍,目前,茶叶已经成为了奉家的支柱产业,扶贫攻坚的核心产业。全镇茶园面积达到7800多亩,产值6000万元左右,兴办了3家规模以上企业,有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农茶叶收入达到5000-10000元/亩。

新化县紫金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奉家镇渠江源村的茶园

在紫金茶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渠江源村的茶叶基地上,记者遇到了正在茶园培管的刘登强。刘登强说,他家从父辈开始就种茶,他自己种茶也已经有十几年了,现在把一部分茶园流转给了紫金公司,自己承包了公司的10亩茶园做培管,每年除草4次左右,一年每亩750元,仅培管茶园这一项收入,一年就有7500元。

新化县紫金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茶园

而种茶20多年的渠江源村人伍先财,前年把7亩茶园流转给了紫金茶叶公司,每亩茶园租金1800元,自己也种了4亩茶园,茶叶粗加工后卖给公司,这两项收入每年加起来有十几万元。去年,小儿子伍仟久毕业后也回到了村里,办起了农家乐。“我是想着在外面打工不如自己回家当老板呢,借助渠江源旅游景区的人气和奉家最美茶园,我开的这家农家乐,旺季时每天收入有五六千呢。”别看伍仟久只有22岁,可他人勤奋,脑子灵活,做起生意是一把好手。

走访贫困户

贫困户刘成荣依托茶园,如今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我的茶园因为培管精细,每亩毛利润能达到1万多,今年茶叶收成还不错,年底脱贫应该不成问题。”

而在川坳村,200多户村民中,有180多户都种上了茶,全村有近3000亩茶园。本村人李洪玉则自己办起了茶叶加工厂,每年可加工1万多斤干茶。

“在渠江源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茶叶,没有种茶的农民还可以在我的加工厂打工,我给茶园培管工人开出了120元每天的工资。”罗新亮的紫金茶业公司,春茶期间,有近100位采茶工人上山采茶,让部分老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而在雪峰山滋润下的高山有机茶,深受市场的欢迎,罗新亮茶业公司生产的“渠江红”、“渠江贡”不出新化就基本销售一空了。

新化县茶叶协会负责人考察紫金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茶园

“今年我还打算在公司茶园中选1000亩优质高产茶园无偿分给奉家镇50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公司为贫困户提供肥料和修剪工具,并按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无条件收购基地茶叶,希望此举能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罗新亮在发展茶产业的道路上,始终不忘帮助更多的人。

如今,漫山遍野的茶园,花开遍地的茶企、合作社,回味无穷的高山有机茶俨然成为了新化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绿色”金矿。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福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