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旅游 景区推荐 查看内容

贵阳开阳茶山关:红色文化带火“绿色”经济

2015-1-23 00:05| 发布者: cnxqw| 查看: 41183 |原作者: 李维霞|来自: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

摘要: (盛世湘黔网讯 通讯员:李维霞)“面对如此宽阔水急的江面和陡直的山路,很难想像,当年红军是如何渡江而上,神速夺关的。”游客张先生感慨地说,他刚从茶山关口到山下渡口走了一个来回,虽是寒冬,却已满身微汗。 ...

(盛世湘黔网讯 通讯员:李维霞)“面对如此宽阔水急的江面和陡直的山路,很难想像,当年红军是如何渡江而上,神速夺关的。”游客张先生感慨地说,他刚从茶山关口到山下渡口走了一个来回,虽是寒冬,却已满身微汗。

茶山关渡口位于开阳县楠木渡镇胜利村和尚嵇镇茶山村交界处乌岸中游,开度于明代中期,茶山关关口高出江面300余米,渡口两岸高山壁立、悬岩耸峙,此处乌江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因此被历代兵家称为“险渡”。

就在这江防要塞,英勇的红军却令凭险而守的敌军不战而溃,抢渡乌江、挺进遵义,演绎了一段厚重的红色经典。

尚嵇镇退休干部吴发明一直致力于尚嵇历史文化的挖掘和考证,说起那一段革命历史,他仍然有说不出的激动。

193511日,中共中央在猴场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决定指出:“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14日,红三军团先头部队驰抵乌江南岸开阳马场(今楠木渡镇)境内的茶山关、楠木渡、桃子台等三个渡口。此时的茶山关,黔敌侯之担部已在北岸关口和沿江修满防御工事,架起枪炮封锁江面,还将渡口船只装上泥沙沉入江底,妄图据险扼守。4日深夜,红军趁对岸敌人麻痹大意入睡时,悄悄渡江,一水性好的勇士携带过江绳在大门板上最先登岸,随着过江绳牵拉,后面的木筏陆续登岸,待沙滩敌人发现时,十几名已渡江的战士发起了进攻,打死了扑向江边的几个敌人,剩余敌人忙顺道向山上逃奔。由于当时江水声响特别大,山上的敌人没有察觉河滩上零星的枪声,直至逃跑的敌人跑到山腰红岩洞防线,才知红军已经过江。这时追上山来的红军发起了进攻,稠密的枪声划破了深夜的寂静,刚睡醒的敌人丢下阵地四处逃奔。驻守关口的敌人见大势已去,全部弃阵而逃。国民党黔军候之担苦心经营的阵地,一夜间土崩瓦解。

元月5日清晨,关上民众发现黔军已逃走,红军已过江,过江后的红军在老百姓的房檐、台阶上过夜,有的在道旁生火烘烤打湿的衣服。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让历来受匪军欺压的关上民众十分感动和敬佩。知道大部队还未过江的情况后,当地船工黄德金、宋月钊、宋吉安、黄树连、李玉清、邓锡成几人捞起沉船,帮助划送红军过江。同时,当地群众纷纷拿出食品、物品,到关上迎接红军、慰问红军。当天中午,军民开始在渡口搭建浮桥,红军以船渡骡马辎重和浮桥上过人的方式,从此三天三夜渡过了乌江。

红三军团搭浮桥顺利抢渡乌江后驻守遵义和息烽、开阳交界的乌江、大塘口、桃子台、河口渡、茶山关和楠木渡等渡口,警戒乌江南岸之敌黔军等,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今的茶山关已成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众多干部群众学生常来这里缅怀先烈。

红军从渡口上茶山关山间小路已被修整一新,打成了水泥路;挺进遵义的泥石路变成了宽阔的沥青路,当年的土坯茅屋成了靓丽的黔北民居。

该镇党委副书记刘羽说:“尚嵇境内的陈公祠、袁氏民居、尚嵇集镇等都曾有红军驻足,红色文化厚重,茶山关自然风光优美、空气清新,能够充分结合红色文化来打造旅游胜地。”

经过几年的发展,茶山关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文化底蕴日益丰厚,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也开始走出村庄,踏出遵义,迈向全国。

路通了,环境好了,前来茶山关的游客日渐增多,外出的农民都返乡开起了农家乐。

“现在家乡发展得这么好,开农家乐既有收入,又可以照顾家里。”村民罗义全说。以前由于交通不便,生活环境差,罗义全一家就搬迁至开阳县马场落户,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后,他毅然回到茶山关,修建房屋,开起了农家乐。

当地船工黄德金,当年帮助红军渡乌江坚持了33夜,饿了就随手抓一把饭放在自己的荷包里,一边吃一边送红军渡江。

黄德金的儿子黄武华在利用自家房屋也开了一家“老船工山庄”,规模可同时接待200人用餐,旅游旺季时,每天都是客满,收入近3000元。

他说开设这家山庄,一是为了怀念自己的父亲,二是纪念红军,同时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这块红色文化宝地,让红军的故事和精神传承下去。

有了示范带动,茶山关陆续开起了5家以红色文化为主基调的“农家山庄”,坐拥厚重的红色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生意也日渐红火,每逢假期,前来茶山关重走长征路、品味地方特色菜的游客如织。(李维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