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文化 湖湘文化 查看内容

带着思想去旅游——杭州魏源墓地

2017-4-25 00:39| 发布者: cnxqw| 查看: 31624

摘要: 魏源是我这次考察的重中之重,因为今天人们才认识到,他,才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从网上我知道,他埋骨的地方,是在杭州城南南屏山的方家峪,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敲响的地方。早晨 ...


魏源是我这次考察的重中之重,因为今天人们才认识到,他,才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从网上我知道,他埋骨的地方,是在杭州城南南屏山的方家峪,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敲响的地方。

早晨起来,看看外面是一个阴沉沉的天,心情就有些压抑。坐在公共汽车上向南,走在玉皇山路看路两边的山葱绿的样子,知道春天来了。按着先前做的功课,我找到了阔石板路,那是一个不太宽,但却是很平的水泥路面,伸向靠山根的一片居民区里。

在迷魂阵一样的居民区里,我和老哥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去寻找阔石板路51号民宅。因为据资讯,魏源的墓地,就在51号的后山上。终于在最后一排的巷子时里找到了151号和153号民宅,那民宅却紧贴着山根,一时找不到穿过民宅的进山路。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隙,从两户人家的后墙口越过去,走上杂草丛生的山坡小路。其实说是路,那只是山间杂草被人踩过的一条可以下脚的空隙而已。

想不到的是,这山虽然离人家如此之近,却像远离人间的曹雪芹笔下的大荒山一样,树木横生,杳无人迹。更让我和老哥不解的是,我们找遍了那个山坡,却没有一点儿坟墓的影子。凭魏源这个人,虽然死去百年多了,但再怎么也得有个坟头啊?最后,只听老哥一声喊,看,那林子里面有个石碑!

于是我急忙拨开密密的树枝荒草走了过去,果然,有一通青色的大碑立在树丛中,有一棵倾倒的树枝已经斜斜地压在了石碑上。来到碑跟前,果然看到,碑的正面刻着“魏源墓地纪念地”几个大字。转身来到碑的背面,我看到的是“魏源生平”简介和立碑的缘起。原来,这是2005年才根据文献记载立起来的碑。他的原墓早已没了踪影,所以才以“纪念地”的名目立了一块石碑。

对着乱草丛中的石碑,我心里顿时产生诸多疑问,魏源的老家在湖南邵阳,后来定居南京,再后来又在扬州买了庄园。是什么原因,让他把埋骨之地选在了杭州?选在了南屏山?

我循着他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足迹两条线,知道了他的对人生终点的选择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他的人生中,对他的思想震动最大的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鸦片战争最剧烈的时候,他怀着一腔报国之心去浙江前线,但没等到他真枪实弹地与敌人开战,浙江巡抚伊里布就单方和英军讲和。怀着一腔遗憾,归来路过京口(今江苏镇江)时,恰逢林则徐被革职也来到这里。一生坎坷的魏源和像斗败了的武士一样的林则徐在一条船上,两个人就着潇潇秋雨对榻长谈。林则徐想到发配遥远的新疆此身保不准能不能活着回来,就把他在广东收集来的外国地图资料郑重地交给他的好友,希望他能编写一部书,让那些混聩朦朦的中国人,尤其是大清朝那些官僚大员们了解外面的世界。魏源于是呕心沥血,花了14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他的百卷本《海国图志》。

第二次是他当高邮知州太平天国最强盛时期,太平军攻克扬州,前锋距高邮城不到40里。他一面积极组织乡勇团练日夜守城,一面严防散兵游勇进城扰乱,还处死几十名因溃败而四处抢掠的清兵,高邮一州三县百姓得以平安无恙。

但是,他得到的不是朝廷的奖赏,而是将他革职的惩罚。原来,是督办江北防剿任务的江南河道总督杨以曾,向皇帝弹劾魏源屡次将江南的紧急军事情报不绕道报告给他,反而退了回去。此事真相如何不敢断言,有人以道光二十九年洪泽湖大水,任兴化知县时的魏源坚持不启坝以保住百姓眼看要成熟的粮田被淹,因此事和主张启坝的杨以曾发生顶撞,杨怀恨在心才借此报复他;还有人说他同情太平军,守城观望,寻找时机准备投靠太平天国。

结果他被朝廷撒去所有职务,让他戴罪在身以参谋人员随军去镇压捻军。在安徽宿州,他“奉檄击宿州匪,斩首六百余人,降众五千。散其党,平其垒而还”,他的军事才能60多岁才有机会崭露出来。

可能是咸丰皇帝突然发现魏源是一个难得的人材,所以立即下旨以功恢复魏源的原职。但这时的魏源早已心灰意冷,也立即上了一疏,说自己年老体衰,力辞不就,侨居兴化,不与人事,手订生平著述。后来竟洗心向佛,自称“菩萨戒弟子魏承贯”,会译《无量寿经》,集《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净土四经》等,一下子变成了虔诚的佛家弟子。

他的足迹历程也很长很长,通过他的诗文我们知道,他是我们百余年前的老驴友了,最大的出行有四次:

23岁时,魏源从北京出行,经山东、河南、湖北,回湖南邵阳老家探亲并娶妻。25岁时,又从邵阳返回京城参加顺天乡试。这是他第一次独身壮游;

27岁时,他从北京回湖南邵阳老家接母亲、妻子等家眷,坐船从资水而下经湘江、入洞庭、顺长江而下到江苏宝山(今属上海)新家。这是他第二次长途壮游;

37岁时,新疆发生叛乱,杨芳受命西征,魏源入幕随行,至嘉峪关闻叛乱已平而返。这是他第三次长途壮游;

54岁时,乘海船到香港、澳门。归途取道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七省,往返八千里,历时半年。这次出行史料上没有给出因公而出的说法,可能是他自费长行,这也是他人生最后一次长途游历了。

魏源几乎走遍了中国从长城到南方的所有省份,华山、庐山、黄山、天台山、衡山、中条山等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最有名的泰山他就登过三次;黄河、长江、湘江、赣江、嘉陵江、洞庭湖、太湖也留下他泛舟的影子。潼关、蜀道、子午谷、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等险要处也都有他的诗篇。这些壮游使他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看到了处于社会底层老百姓的困苦。只是他几次游杭州之后,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他的儿孙们最后满足了他的心愿,把他埋葬在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钟”所在地南屏山中。

看到墓碑下杂草丛生的一抹平地,我的心却不能平静下来。据历史记载,魏源去世后,关于他的坟墓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记载,一是朝廷有旨,曾让两江总督左宗棠为其重新修墓;二是,曾国藩怀疑他曾投降过太平天国,命人把他的坟扒了。但是,对着没有坟头的墓碑,我们已经无法找到答案。

不过,仔细看

一下当时的天下形势,我们不难分析出魏源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抉择。

魏源侨居兴化期间,太平军第三次攻下汉阳、汉口;天地会在广西建立升平天国;捻军首领张乐平在安徽集结会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太平军攻破清朝的江南大营(南京东郊),两个月后的初秋,魏源就从镇江过江,通过双方交战的战区,来到杭州隐居僧寺。

这一切不会是太巧合了吧?

作为一个地主阶级出身的封建官僚,魏源不论是从出身还是人品,他都注定不会做历史上的“从逆”罪人,否则就会在史册上留下千古骂名。但是,历史上也有许多农民起义成功,旧官僚加入起义队伍的人最后成为建国功臣,这在中国历史上也大有人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魏源在《海国图志》里多处称许甚至赞美西方民主,希望中国从政治制度上发生根本变革,实现他富国强兵、让强大的中国立于世界列强之林的梦想,这恐怕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敢断言,魏源以信佛为借口隐居,其目的确实是在“观望”,是以待天时。

人生的最大悲哀莫过于理想的彻底破灭,不到三个月,魏源的远大理想突然暗淡下去,并最终走向破灭。这年的八月,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发生内讧,北王韦昌辉杀死东王杨秀清并大肆屠杀东王部下。接着翼王石达开出走讨伐韦昌辉,天王洪秀全诛杀韦昌辉——天国的首都成了杀人场。而作为天国的新皇帝洪秀全,完全抛弃了起义之初一切为民的允诺,大肆享受起来,仅各种名目的妃嫔就达数百位之多,这,哪里是魏源心目中西方民主政权中的君主风范啊!

今天分析起来,我们几乎可以断言,如果太平天国真的取代了满清王朝,那注定是历史的倒退而不是历史的进步。它的《天朝天亩制度》作为发动农民推翻旧政权的口号还可以,但做为治国的大政方针是绝对行不通的,那,只是乌托邦的幻梦而已。

梦破灭了,身体也跟着垮下去了,怀着治国大略的魏源最后惨然倒下,在僧舍里黯然合上了他那双智慧的眼睛,时间是清咸丰七年三月初一,即公元1857年3月26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