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文化 金黔文化 查看内容

2016贵州国际民博会:绝活百花齐放 “非遗”盛宴在贵阳云岩悄然上演

2016-9-30 23:50| 发布者: cnxqw| 查看: 25076 |原作者: 周朝义|来自: 贵州商报

摘要: “非遗”盛宴在云岩悄然上演) 傩仪刀技  苗族跳场  九嶷派古琴音乐  剪纸手艺  雷家豆腐圆子 记者周朝义 “苗绣、银饰、安顺木雕、大方漆器、思州石砚、古法造纸… ...

“非遗”盛宴在云岩悄然上演)

傩仪刀技
“非遗”盛宴在云岩悄然上演
 苗族跳场
“非遗”盛宴在云岩悄然上演
 九嶷派古琴音乐
“非遗”盛宴在云岩悄然上演
 剪纸手艺
“非遗”盛宴在云岩悄然上演
 雷家豆腐圆子

记者 周朝义

“苗绣、银饰、安顺木雕、大方漆器、思州石砚、古法造纸……”这两天,盛况空前的2016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让贵州成了中外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大师们交流、竞技、学习的超级大舞台。在现场展示演展的我省“非遗”技艺和系列“非遗”展品,处处彰显着贵州人民数千年智慧和文化底蕴,匠心独具的创意和精湛的技艺,让国内外的艺术大师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作为贵州“形象窗口”代表和贵阳市核心区之一的云岩区,“非遗”既是其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块被长期百般呵护的文化“瑰宝”。

为了让“非遗”这张文化名片把“人文云岩”变得更加绚丽璀璨,在“非遗”绝活百花齐放的基础上,云岩区除了挖空心思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外,还千方百计地创造有利条件及发展平台,倾力让“非遗”文化盛宴在云岩永不落幕。

名不虚传个个“非遗”绝活都有独特魅力

“非遗”看似离人们很远,其实离人们非常近。

在云岩区,你可以欣赏到中华绝技大刀神功和传统的剪纸技术;也可以品尝到贵州历史悠久的豆腐和名扬中外酸汤;更可以聆听到悠扬的古琴弥音……

对于“吃货一族”而言,闲暇之余在云岩区走街串巷,很容易就能寻找满足味蕾的地道美食美味。“雷家豆腐圆子”和“丁氏苗族传统酸汤”两个跻身“非遗”榜单的美食,不仅是贵阳人的最爱,更俘获了不少外地游客的舌尖。

“这豆腐炸得外酥里嫩的,蘸料酸酸辣辣的,很有特色,在北京还吃不到这样的味道。”提到贵阳的这道小吃,从北京前来云岩旅游的张林就赞不绝口。

用料挑剔、工艺独特的雷家豆腐圆子,迄今已有100余年历史了,其美味伴随了贵阳当地几代人的成长。而丁氏苗族传统酸汤则是苗族同胞,用特殊烹饪工艺制作的一道民间家常菜肴,其口感自然纯正,汤味清香浓郁。当地更有“三天不吃酸,走路会打跚”的说法,可想而知这道菜肴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贵州师范大学附近的“西子琴舍”里,吴曦指尖传出九嶷派悠扬的古琴声,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深植在中华文化中的古琴艺术,因不同的师承,不同的技巧等,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诞生于清末的九嶷派古琴音乐,具有刚劲有力、节奏方整,吟猱有度特点,达观爽朗的表达方式,犹如天籁之音。

吃得欢,听得醉,看得惊。刀尖起舞的“傩仪刀技”,是出生在巴狄世家的吉靖羽的绝活。吉靖羽自幼习武,以研练散打、气功、绝技为主,并研学傩戏,特别对免租傩戏中的“拘轨力”、“搭铬能”两种技法作了深入研究,不仅从祖辈的巴狄技法中研创出来“上刀山、下火海”绝技,还组建了一支“上刀山、下火海”民族绝技表演队。在锋利的刀尖上跳动,在炽热的火海中起舞。

保传并重 千方百计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从祖辈传承下来的剪纸手艺,让张天珍自幼受到熏陶。在他50多年的创作中已有作品2000多件,2010年所创作的作品《齐白石》曾荣获贵州省文化厅颁发的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剪纸作品优秀奖 ……”8月3日,云岩区文化馆馆长牛玉敏听到这一信息,再也按捺不住,毅然带领文化馆非遗相关工作人员前往金龙社区二桥五柳街,对张天珍剪纸非遗申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经过详细的交谈和资料鉴别,当场承诺会给予其大力支持,还决定帮助张天珍完善其剪纸区级非遗申报保护传承工作。

9月8日,牛玉敏听说金惠社区杨惠村的“苗族跳场”文化庆祝活动很有特色的信息后,又带领工作人员前往实地考察。牛玉敏认真翻阅“苗族跳场”活动文本资料和观看杨惠村历年来开展活动的影像资料后发现:杨惠村作为贵州少数民族苗族的聚居地,每年“三月三”、“四月八”当天,苗族同胞都会盛装出行聚集在杨惠村广场,举行盛大的“苗族跳场”文化庆祝活动。从2011年开始至今,类似的活动已经连续举行了六届,每一届都会吸引周边村寨少数民族同胞们前来参与。随着每届活动的成功举行,参与“苗族跳场”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队伍逐渐壮大,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新的发现,不仅是杨惠村的喜事,也是全区“非遗”的大事。随后,云岩区文化馆对“苗族跳场”和当地苗族特有的手工艺刺绣“非遗”文化项目而开展的挖掘、整理、上报等相关工作紧锣密鼓相继展开,争取在今年底前,通过专家组的审核,将该项目拟定为云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

事实上,这还仅仅只是云岩区挖掘、保护“非遗”文化诸多工作中的短暂缩影。在底蕴深厚的云岩区,许多有着丰富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样从不为人熟知的幕后,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逐一地走向了台前。

2013年,雷家豆腐圆子及丁氏苗族传统酸汤被列入云岩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015年,云岩区申报的“万应祛痛膏”、“墨丹活发酊”、“王少丰剪纸”符合“非遗”申报要求,成功申报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今年,云岩区文化局馆又挖掘到至今有100余年历史的泥塑技艺项目,拟将这项具有传统价值和影响的技艺,作为“非遗”项目申报为云岩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挖掘与保护两手并重,“非遗”传承后继有人。截至目前,丁氏苗族传统酸汤的继承人丁文键、雷家豆腐圆子的掌柜雷鸣、九嶷派古琴传人吴曦、白志祥骨科的掌门人白贵春、敢于上刀山下火海的吉靖羽,都分别成为了各自领域的贵阳市级、云岩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创新驱动搭建平台让“非遗”文化盛宴永不落幕

“三都水族的马尾绣、银匠村的银饰、黄平的泥哨、平塘的牙周陶……”走进云岩区的“非遗”文化展厅,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人叹为观止。不过,也让人感到有些费解,这个本应展示本地“非遗”作品的地方,为什么有这么多其他地方的“非遗”作品摆在这里呢?

原来省内其他兄弟区县市,由于区位的不同,本地“非遗”产品数量上不会太多,销售半径也会相对偏小。而区位优势明显的云岩区,不仅处于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会城市核心区,还是对外展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形象窗口”,更是众多商品、展品走出贵州、走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聚散地。正如云岩区区委书记王建忠所言:“云岩不只是云岩的云岩,不只是贵阳的云岩,而是全省的云岩,更是全世界的云岩。”“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着远古神秘、绚烂传统、质朴醇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这些优秀的文化,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云岩区文体局局长曹静说。而云岩区也拟定好了“非遗”工作的方向。

一方面,在做好挖掘有价值、有影响的“非遗”项目的同时,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针对专业工作人员力量不足的实际,邀请专家对全区28个社区(镇)文化专干进行“非遗”培训,在提升大家“非遗”保护意识和经验的同时,形成人人喜欢“非遗”、人人爱护“非遗”的氛围。

另一方面,除对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情况进行认真的遴选外,同时推荐市级“非遗”名录九嶷派古琴艺术项目传承人吴曦申报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外,同时将加大非物质文化宣传力度对“非遗”展厅进行重新布置,以便更好地展示云岩的“非遗”成果。

正当人们还在为其取得的“非遗”成果感到惊愕时,方兴未艾的云岩区在“非遗”文化再次迈出了新的步伐。

云岩区引进的贵州最大的城市文化综合体——— 在中国·贵阳东山古玩城文化综合体中,将拟建“古黔遗风”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块,涵盖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用于展示展演贵州传统民间工艺、民族音乐、少数民族工艺品等全省36个国家级的非遗活态文化。

曾经那些贵州“非遗”在哪里?“非遗”文化怎么才能更好传承?如何让“非遗”展品从展变销?如何让“非遗”产品走出“叫好不叫座”等长期制约“非遗”文化发展的“瓶颈”,都将有望缓解。

一出永不谢幕“非遗”文化盛宴,已在云岩悄然上演。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