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华商学院 查看内容

印尼首富竟是莆田系商人 26岁成亿万富翁

2016-6-14 00:15| 发布者: cnxqw| 查看: 160503

摘要: (陈江和,1949年出生在印尼,祖籍福建莆田。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是著名的华商。热心于公益事业,2008年12月5日,“中华慈善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江和被授予“2008年中华 ...

   

陈江和,1949年出生在印尼,祖籍福建莆田 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是著名的华商。热心于公益事业,2008年12月5日,“中华慈善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江和被授予“2008年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荣誉称号。

他于1967年创立金鹰,现已发展成一家综合性跨国工业集团,资产达80亿美元,全球员工超过5万名。
集团主要从事以资源为基础的多种产业,包括一体化的林浆纸工业、棕榈油产业、清洁能源开发、纤维素纤维与特种浆生产。[1] 
陈江和在创业之初即提出了“利民、利国、利业”的“三利”经营原则,对中国的公益事业热心参与、鼎立支持。截至目前,陈江和在中国的各项公益捐资已超过2亿元人民币。

   在魏则西事件将莆商带入人们视野的同时,另一位莆商坚持着“三个有利”原则——对政府有利,对当地的人民有利,然后才是对企业有利。

  他是华侨二代,更是富一代。从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子到印尼首富,他经历了石油危机、金融风暴,但始终屹立不倒。

  他就是新加坡金鹰集团创始人,陈江和。

印尼首富竟是莆田系商人 26岁成亿万富翁

  印尼首富竟是中国人,这位莆田系商人26岁就成亿万富翁,坚持“三个有利”原则

  何许人也

  不是创业偶像级人物,也不走互联网道路,陈江和在大家心目中低调得多。

  陈江和1949年出生在印尼,祖籍福建莆田,是新加坡金鹰集团创始人,也是著名华商。现任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他也是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2006年,陈江和以220亿美元身家荣登印尼首富。2014年,在印尼富豪榜上,陈江和以230万美元的资产在印度尼西亚富豪榜排名第10。

  陈江和还被厦门市、莆田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2014年荣获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特别荣誉奖”。

  看上去,是个“达则兼济天下”的爱国富裕华侨,但也许只有陈江和自己知道,走到这一步的他是个怎样的拼命三郎。

  第一桶金竟来自石油危机

  陈江和的父亲陈金荣是从家乡莆田到印尼打工的华侨,在当地经营一家小店铺,靠卖零配件和汽油为生。

  就在陈江和17岁时,体弱多病的父亲由于长期操劳过度终于倒下了。家中8个兄弟,作为长子的陈江和别无选择,不得不从华侨中学退学,出来做工。

  做什么呢?陈江和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租了一间十三四平米的小店面,开了个机车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开始是做零件供应商,给石油公司供应机车的零件,渐渐业务拓展,经销发电机、炼油厂设备,维修机电、机械,包括液化天然气管,后来又做承包商,给一些石油公司做项目。

  1967年,金鹰公司(Raja GarudaMas,RGM)正式成立,主要经营的业务转向承包石油工程。3年不到,陈江和的金鹰公司便拥有了几十万美元资本。

  1972年,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面对世界石油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大幅提高原油价格,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全球性石油危机。石油危机爆发,使得石油从2美元多猛然涨到12美元。油价的猛涨促使全球石油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飙升。陈江和供给的这家石油公司也不例外。当时才20岁出头的陈江和在那段日子里工作很辛劳,一个星期工作7天,天天工作14小时。但是由于有生意做,陈江和并没有觉得辛劳。

  石油危机,人人自危,但也正是这次危机,让26岁的陈江和成为了亿万富翁。

  “生意靠信任,而信任是点滴的行动建立起来的”,石油危机只是陈江和成功路上的一个助力。

  为了打破其余大供应商的垄断,陈江和带着3个员工,一次又一次跑到80公里以外的石油公司,承诺为其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更具有价格竞争力,他甚至到产品的原产地——日本、欧洲去亲自购买,减少中间环节以压低产品价格。

  印尼人都不理解的计划——第一间三夹板厂

  “干着干着就什么都干了”,陈江和什么都敢尝试,所以他才能将一间机车铺发展到如今的金鹰集图。他也愈加意识到,企业要发展,就一定要走多元化路线。

  万一有一天,石油公司不再能给自己提供利润和市场了怎么办?虽然已在石油市场掘金无数,成为了年轻的首富,对未来的关注以及忧患意识促使他思考企业的发展方向。

  在调查和思考中,陈江和发现,印尼出产的原木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加工成夹板后再返销到印尼,中间经过两个环节,厂家依然能够取得丰厚的利润。如果用印尼出产的原木直接加工夹板,那不是更好吗?

  上世纪70年代中期,陈江和开始筹建自己的第一间工厂——三夹板厂。在当时的印尼,直接出口原木收益快,钱非常好赚,而建工厂、做产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麻烦是肯定的,回报率如何还未可知。在印尼做夹板生意?很多人并不理解他的想法。

  但陈江和还是下定了决心。他找到了当时的印尼产业部长申请夹板生产准许证,但这位中将对他当时既可以提升利润,有促进就业的想法并不认同。毕竟有太多人失败了……

  但陈江和信誓旦旦地表示:“建一个夹板厂一般需要两年,我大概14个月就能建成。”果真,陈江和仅用了13个月就建好了一个投资千万美金、用工2000人的厂子。

  1975年8月7日,这是一场隆重的庆典,印尼总统率领7位部长来为陈江和的新厂剪彩。

  陈江和的成功也促使印尼政府渐渐改变了印尼森林行业的政策。

  打造浆纸王国

  夹板厂建成、投产,而且产出效益远远超过预期……1979年,30岁的陈江和进入了棕榈种植业,开始了多元化发展的下一步。

  加拿大、北欧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造纸基地,那里的树木生长周期长达50~60年,但造纸工艺先进,东南亚一定要从那里进口纸张。而在印尼这样的热带国家,树木的轮伐期较短,只有5~6年,这是独有的优势。1982年赴芬兰考察的时候,陈江和想,假如学习芬兰浆纸企业的技术,利用印尼有利的地理和天气环境来建浆纸厂,应该大有前途。

  回到印尼后,陈江和就着手开始打造自己的浆纸王国。西班牙、挪威、瑞典、芬兰、印度、菲律宾、加拿大、巴西、美国……他跑了差未几20多个国家,目的只有一个:他要去寻找一个产业化发展模式。

  他到马来西亚找来了顶尖的种植专家,精心种植。一年后,种植面积即达3万亩,几年后达到几十万亩。

  为了加大投入,陈江和种棕榈14年没有拿分红,赚的钱全投到扩大种植面积上了。

  为了把棕榈油项目做得更大,陈江和还用诚意打动了当时的印尼首富——华人林绍良,携手合作开拓棕榈油项目。后来印尼富商黄奕聪也加入合作。短短5、6年间,棕榈油项目创造了印尼种植业的奇迹,赚到了10多亿美金,而这个项目也让陈江和更加坚定信念,“做成亚洲首屈一指的公司”。

  他选中了一个叫做科林奇的小地方作为浆纸厂基地,科林奇当时在印尼是一个异常偏僻的地方,全都是荒山野地,常住人口不足5万人,不通电,也不通自来水。

  去这样的地方建厂?!陈江和的想法再次遭到质疑,但敢为人之不敢为就是陈江和的优势。

  他在这块退化的、非高保护价值的林地上开始大手笔地开发纤维种植园并配套建设制浆厂和造纸厂。短短十余年,陈江和就建立了世界最大的人工速生林基地和浆纸联合生产基地以及一个规模达8万人社区,并且据此成立了金鹰的核心集团——亚太资源集团。

  纸张需要变成纸浆,种树需要周期,且种树后的保养和肥料供给本钱都很高……这是项需要长期大量人力、无力、财力投入的计划,一旦终止就可能前功尽弃,但是陈江和相信,只有拥有了可再生的资源,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的生死存亡之际

  1992年,陈江和第一个10亿美元的投资在三年后取得2亿美元的可观回报,他对业务的前景充满信心。他决定乘胜追击,加码投资,把纸浆的年产量从70万吨增加到200万吨,进行的霸型扩展计划耗资高达20亿美元。

  1996年,亚太资源集团在纽约上市,筹集到7亿美元新资金,集团另向银行融资13亿美元,第一期的扩展计划即告启动。可是万万没想到,来势汹汹的亚洲金融风暴随即而来,印尼和泰国是重灾区,外国银行以国家信贷评级有问题为由,不再贷款给印尼。陈江和与他的科林奇工厂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

  第一批生产设备及机械运交随即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新的机器不来,运到的机器又无法安装,外国专家纷纷离职,集团连普通工人也无能力聘请,股价从6美元泻跌至一毛钱……亚洲金融危机是陈江和从商以来面对的最大挑战,假如无法克服,全家可能被迫去住廉价屋。迫不得已,陈江和出售了他在中国常熟的工厂,筹集约6.5亿美元,再把公司储蓄的约2亿多美元,全部投入印尼的科林奇工厂建设,科林奇工厂终于在2001年建成。

  “有债必还,坚持商场信用”是陈江和不变的原则,把中国的常熟工厂卖掉套现,这是个艰难且痛苦的决定,用远水来救近火,设法把印尼的工厂先盖好,工厂一动工生产,就会有收入,有收入就能慢慢还债。

  亚洲金融危机也他汲取了一个经验,就是天有不测风云,所以凡事须做最坏打算,以及自问能否承受得起风险,然后就是分散风险。

  金鹰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资产规模高达150亿美元、员工约五万人的跨国工业集团。生产经营覆盖印尼、中国、巴西、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销售网点遍及四大洲。其中,以资源为基础的多种产业主要涵盖四大核心领域:林浆纸工业(亚太资源集团和亚太森博集团)、棕榈油加工(亚洲种植集团和顶峰集团)、特种溶解木浆和粘胶纤维(赛得利控股)和能源开发(太平洋油气)。

  “利民、利国、利业”

  陈江和说:“以前做投资几百万、几千万的项目,一般都只考虑项目本身,而上亿元的项目就需要考虑大局。企业做大了,其发展不但是自身的问题,还涉及到企业与其它行业以及与国家的关系。”

  创业初始就意识到经济与时局、政局关系的陈江和经过长期反复地思考、总结、提炼,终于得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原则——“我现在做什么事情,从事什么行业,都会考虑 三个有利 ,也就是首先对当地的人民有利,对所在的国家有利,然后才是对企业有利。

  金鹰旗下亚太资源集团在印尼廖省与当地社区、民众之间开展的良性互动,就是“三个有利”原则在商业经营上的完美体现。首先,他们利用生产废料发电免费供应附近的数万居民使用,还免费为居民提供清洁的水源。同时,为带动当地百姓致富,陈江和要求企业专门在工厂所在的社区设立培训中心,免费培训附近农民,教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扶持农民成立自己的公司,并为他们提供银行担保。另外,还制定和推行了包括综合农耕体系、社区种植园方案、中小企业扶持方案、职业培训和教育资助在内的多项帮扶计划,并主动肩负起协助建设路桥、电力、用水、医疗和文化等社区基础设施的责任。

  陈江和虽身在印尼,但始终不忘祖国。因为做承包商,经常和印尼石油公司的领导去日本考察。他注意到日本能源结构在经历了石油危机后,发生了巨大变化,核电站、燃气电站开始取代烧燃煤和重油的电厂。陈江和第一次接触到“清洁能源”这个概念。

  满怀赤子之心的陈江和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和国际网络,牵线搭桥,为祖国引入优质、环保的清洁能源。从2000年至今,他帮助自己的祖籍故乡福建莆田引入清洁环保的液化天然气,并在福建厦门建成了先进的LNG发电厂、还与中石油合作在江苏如东建成了先进的、规模宏大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为推动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支持中国建立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陈江和先生身先士卒,发动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旗下企业和员工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在全球紧急采购救灾物资,累计捐款捐物1568万元。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陈江和的基金会还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下属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将捐赠1亿元人民币,在未来10年支持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双边人才培训项目。

  在陈江和看来,事业的成功不外有两大因素:一是勤奋,二是运气。成功与失败很多时候是事在人为。时时以身作则,脚踏实地,更重要的是要克勤克俭,在创业路上应勤奋工作,先耕耘后收获。至于运气则包括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能巧妙配合在一起,是种运气。

(财经综合报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