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财富湘黔 产业园区 查看内容

全国机器人挑战大赛冠军 来自贵州高校创客团队

2015-11-3 12:49| 发布者: cnxqw| 查看: 20309 |来自: 贵州都市报

摘要: 齿轮创客空间的创客们。今年活动冠军 “嘉嘉” 与团队合影。一堆看似不起眼的零件, 在这些创客的手中立马有了新生命。电路板的线路都是他们亲自动手完成。团队的创作教师。通过电脑投映, 机器人模拟人的动作。“嘉 ...
齿轮创客空间的创客们。
今年活动冠军 “嘉嘉” 与团队合影。
一堆看似不起眼的零件, 在这些创客的手中立马有了新生命。
电路板的线路都是他们亲自动手完成。
团队的创作教师。

通过电脑投映, 机器人模拟人的动作。
“嘉嘉 “夺冠除了赢在技术, 服装也很重要。

  一个叫“嘉嘉”的机器人最近风头尽出。

  她在2015年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规定动作技术挑战赛冠军。在这个被称为中国机器人最高规格的比赛中,全国高校有近4000名大学生参加比赛,脱颖而出的机器人“嘉嘉”独立完成了上台、报幕,然后完成抛绣球、将柱子推到台下、敲锣等一系列动作。

  “嘉嘉”的创造者,是贵阳学院齿轮创客空间的一群创客们,这次机器人大赛,齿轮创客空间派出的参赛队伍中,获得一个冠军,两个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

  这在贵州高校里,属获奖最多的学校。

  事实上,在这所学校,除了制造机器人以外,也在制造创客。

  从去年开始,贵阳学院相继成立齿轮创客空间和博雅众创空间,前者是培养创新技术人才和产品,后者是将人才利用起来,将产品落地,办成企业。

  这样一个制造创客的模式,正是贵州高校转型的一个缩影,学校正努力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们在校园内就开始和创业接触。

  想玩什么都可以

  章婷是贵阳学院大二学生。

  她是“嘉嘉”机器人制造团队里唯一的女生。此外,团队成员还有龙义、刘龙和曾正华,他们都是章婷的师兄。

  “其实最开始,团队走得只剩下章婷一个人。 ” 团队队长刘龙说,其他三人因故退出,指导老师就把我们喊来,和章婷重新组队。

  在齿轮创客空间,组队是最基本的一步。 “这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 在齿轮创客空间创建人李疆看来,这样的队伍或有可能成为将来毕业之后创业的团队。

  对于团队的培养,齿轮创客空间往往会提前介入其中。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齿轮创客空间聚集的人大多是技术控。他们也有自己的缺陷,比如不擅表达,在演示讲解自己产品的时候,无法完全展现其优势。

  李疆也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学生在组队过程中,不再是只限于电子、机械、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一些学中文、美术、甚至体育的学生也开始参与进来。

  新的学期开始,齿轮创客空间大厅内贴了不少招募海报,都是组队信息。有智慧农业环境无线监控系统、实验室安放机器人的设计制作和足球机器人等。

  这些项目都是学生自己申请立项,并获得创客空间批准。这意味着,整个项目的经费全部由齿轮创客空间支付。

  每年,齿轮创客空间设立10项重点项目和20项一般项目,让学生们组队去做。

  有意思的是,在立项上,只要学生有想法,并能付诸实践,齿轮创客空间都全力支持。

  “原来的教学是老师为主,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 ” 李疆说,而齿轮创客空间则是学生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就做什么,老师只是引导。

  比如涉及手机APP系统的开发,教学内容当中并没有涉及这样的课程,但在齿轮创客空间就可以提供这样的环境。

  大三学生周凯对此深有体会,他所在的“战勇队”设计制造的机器人在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很长一段时间,无人机开始在全国流行。周凯觉得自己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也可以做出来。于是,申请立项之后,他真的和队友们一起做了一个无人机出来。

  “在这里,想玩什么都可以。 ” 周凯说,他现在准备在新做出来的无人机上面挂一个摄像头,再加上一套实时图传系统,就可以实现拍摄了。

  不如来创客空间玩

  经历了组队风波之后,章婷和她的3个新队友开始了他们并不平坦的制造之路。

  彼时,距离机器人大赛不到两个月,这个新组起来的团队能否完成任务,在当时来说并没有人知晓。要知道,他们这个被称为规定动作技术挑战赛的项目,在上一届的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贵阳学院凭借机器人“阿朵” , 拿下的可是冠军。

  章婷是计算机科学专业,在团队分工中,她和师兄龙义负责编程,程序是机器人“嘉嘉”的大脑, “嘉嘉”一系列动作,都是从事先设计好的程序中发出指令,然后一步一步完成。

  编程并不简单,大部分的内容都需要学生自学,齿轮创客空间的理念就是自学。

  李疆说,这个理念会对每一个新加入的学生说。经常有学生来问我,我会先让他们在图书馆和网上找资料,实在解决不了再问我。 “90%靠自己, 10%靠引导。 ”

  事实上,齿轮创客空间的理念不止是自学。这个从2014年9月才开始筹划的创客空间,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培养计划。

  李疆介绍说,比如大一新生进来,李疆就会对这些学生们说,与其在宿舍里玩游戏,不如到实验室来玩,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兴趣。第二年则让他们进行设备操作等基础训练,第三年让他们创新实践,学校每年都会组织类似机器人大赛、创客项目竞赛等,让他们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客能力。

  而第四年最为关键,会让学生将创新和创业结合,与社会接轨,在创客空间积累经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就业。

  这样自学和创新的理念非常有效,无论什么事,学生们都是自己动手。

  齿轮创客空间刚成立的时候,准备去购买一个LED显示屏放在大门口,学生说不用买,自己做。然后他们花两周时间自己做了一个,还可以用手机编辑内容。

  除了编程之外,章婷还负责给机器人进行外观设计。也就是说,她得给“嘉嘉”穿上一件衣服。

  要是平时,可以用学校专门的3D打印机制作一个外壳,但“嘉嘉”是一个女生,穿上漂亮的衣服会更好看。

  章婷专程去买了一套衣服,但穿在“嘉嘉”身上的时候,显大。她又花两个晚上的时间,自学缝纫,把衣服改小。这对于一个理工科女生来说,针线活比设计程序还难。

  每一个想法都要去尝试

  这样自学解决问题一直贯穿在“嘉嘉”被制造的全部过程。

  比如团队遭遇的最大困难是,如何让“嘉嘉”两条腿走路。

  在2014年的机器人大赛中,冠军机器人“阿朵”实际上只有一只腿,尚未完成两条腿走路的技术突破。

  负责“嘉嘉”整体结构的刘龙和曾正华忙了几个通宵,都没能完全突破。分歧也是在这个时候产生,他们各自思考解决之道,谁也无法说服谁。最终,两人按各自的想法设计,从实践中看谁的方法可行,他们就这样一次次实践,又一次次推翻。

  期间,团队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挫败感。队长刘龙说: “院里会不定期来查看进度,好几次都发现我们还在腿上下功夫。 ”

  那段时间,真的可以用没日没夜来形容。

  一边要设计,一边还不能耽误上课。整个国庆节都是在实验室里加班,从早上9点忙到晚上12点,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吃一碗泡面就解决饮食问题。

  最终,团队解决了“嘉嘉”两条腿走路的问题。同时还使机器人转弯时,两条腿的重心能自主调节。 “但目前只是滑步,尚不能抬腿走路。 ” 刘龙说,由于硬件限制,机器人的身体太重,舵机无法承重,所以抬不了腿。

  在齿轮创客空间,像“嘉嘉”团队这样有各自想法的团队还有很多。

  比如有团队正在研究智慧农业,他们根据贵州药厂较多,药材种植分散,做了一个自动化监测的系统。

  这个系统对每个药材种植地进行实时监测,这包括土地、水分和湿度等,再辅之以自动喷灌、自动施肥等,完全实现自动化。

  “通过这些大数据的搜集整理,你就可以知道哪些药材适合在哪里生长,所有的数据汇总之后,还可以指导农户种植。 ” 李疆说。

  目前,这个项目在做最后的收拢,以后,药企从业人员可以坐在家里,通过手机就可以实时了解药材种植情况。“这个系统完成以后,看能否找到一家药企合作。 ” 李疆说。

  还有团队正在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建造一个微电网。一些山区种植、大棚等要利用自动化,但又缺少电,便可以用上这套系统来储电和供电。

  他们不仅敢想,而且付诸了实践,目前微电网的雏形已经出来,还在进一步调试。

  重在把想法变成产品

  机器人大赛中,穿着民族服饰的“嘉嘉” , 在抛出绣球的那一刻,迎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队长刘龙和他的队友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齿轮创客空间的实验室里,新晋冠军“嘉嘉”和上一届冠军“阿朵”站在一起,就像是怎么都不会分开的好姐妹。

  李疆的想法是,如果条件成熟,会给产品申请专利,甚至落地批量生产。

  他并非空谈,贵阳学院另一个名为“博雅众创空间”的机构正在做的就是让产品落地。

  “将齿轮创客空间的创新产品引入到博雅众创空间中来,为其提供了融资和产品推广上的帮助。 ” 博雅众创空间创始人李灿介绍说。

  除了让校内的产品落地之外,博雅众创空间还为校园内的创业团队提供指导和服务。

  博雅众创空间是贵州高校中首家众创空间, “重在把想法变成产品。 ” 李灿说,自2015年4月3日启动以来,一共运行过近80支创业团队,虽然有一部分半路夭折,但也有一些还在运作中。

  比较突出的团队就是“黔山良农” , 这个项目以“生态贵州村寨记忆”为文化内核,通过自主开发APP手机应用软件,实现“原生态农业特产+移动电商+实体店+大数据”的农业模式,目前其产品已经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发售。同时, “黔山良农”移动电商还是我省唯一一款拥有自主研发APP手机应用软件。和齿轮创客空间一样,博雅众创空间也有自己的特色。

  针对创业的大学生,博雅众创空间有专门的导师团队,一个导师可以辅导几个团队,导师团队8人中有4位来自校内,其余4人来自校外。校外的导师有企业家也有专门做科技创业辅导的资深人士。

  每周星期三的“周三创业汇” ,其目的就是把创业的人集中在一起,进行技能培训,营造氛围,在学生中去挖掘有潜能、可能创业的这样一部分人。

  除此之外,博雅众创空间还提供平台和政策支持,比如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都是创客空间向外筹集,如向省科技厅、市科技局、风险投资和其他社会公益机构募集的创业专项经费。

  创客一词,在贵阳学院并不陌生,甚至还是一些学生的课后谈资,看着身边的同学开起了公司,其他同学也在摩拳擦掌。

  学校里有齿轮创客空间和博雅众创空间,无论他们选择技术人才还是创业人才,都有选择的余地。或许有一天,机器人“嘉嘉”已经被批量生产,或许她很快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帮你做着洗完、扫地、端茶等家务活。

  ( 《贵阳学院报》学生记者谢莉莎、彭刚刚、汪海航对本文亦有贡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