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与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委统战部与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四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贵阳峰会,将于7月28日至31日在贵州举行。 为了加深海外留学人才对贵州认识,共同分享回乡创业的经历和经验,提高欧美同学会的影响力。7月27日下午,作为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四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贵阳)峰会的预热活动,“新贵州托起新梦想”媒体沙龙活动率先举行。 海归创业:从北漂到贵漂 实地参观、现场交流、媒体访问……一个下午,来自欧美同学会的专家和部分已成功创业的黔籍海归、贵州高校和媒体的代表,面对面分享创业经历经验、建言贵州更好发展。 “越留学越爱国,越离家越恋家。”这是大多海外留学人员的肺腑之言。 正是基于浓厚的爱国情结,在美国的软件开发领域已小有成就的博士杨应,10年前回到中关村开始他的北漂生活。两年前,听说家乡贵阳异军突起发展大数据。对自主创业的诸多诱人优惠条件,又让他义无反顾成为贵漂一族。 “真的,才一个星期,我们的公司就在高新区注册下来了!”如此高效,让杨应对回到家门口创业信心满满。如今,才短短两年,杨应公司开发的最新产品“网络时代全景摄像机”,由于技术全球领先,目前已有客户预定3000多套,预计今年8月正式上市。 和中年回乡创业的杨应不同,作为年轻的黔籍海归,今年6月,禹果选择将他在美国发展环境增值能源的团队一并带回家乡创业,就是看中了家乡的后发优势。“我举个例子,我们发现贵州最落后的农村基本上每人都有一部手机,但是他们却没有安装过固定电话。”禹果告诉记者,也就是说,贵州在采用最先进技术发展的时候,不用把原来落后的产业链进行重新淘汰和更新。“这是咱们贵州的后发优势,也是我们回到家乡创业最重要的原因。” 贵州海归:打好“亲情牌” “留学报国的人才库、献言献策的智囊团、民间外交的生力军”,这是欧美同学会的三大功能。 “说得直白点,探索与地方共建创业引导环境,也就是怎么去扶持这些留学归国人员创业,怎么去更好的孵化他们的项目,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昨日的沙龙上,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秘书长贾梦秋说了一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是351.84万,回国是586万。“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海归选择回国创业。”在谈到贵州如何更好开展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时,贾梦秋建议贵州要打好“亲情牌”,首先把海外的家乡人先引回来。 “客观而言,在贵阳落地生根的,肯定是对贵阳有情结的人,就像上面所说的杨博士、禹博士,他们愿意回来,前提是他们有贵州情结。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把海外的家乡人引回来,再通过这些本地归国人才扩大影响力,类似于先打造一个品牌形象。”贾梦秋说,形成了一个发展的气候,自然能“筑巢引凤”。 据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中东欧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齐在元透露,在7月28日开幕的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四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贵阳)峰会上,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将在贵阳成立分院。“回国创业,光有技术不会其他的也不行。比方说,贵州有贵州的政策,北京有北京的政策,上海有上海的政策。为了不让这些年轻的海归‘自生自灭’,跟国内接上地气,我们将为他们创业提供一个政策引领的平台,给予指导和培训,全公益型的。”齐在元说,这个海归创业学院贵阳分院是全国第二家,可见贵阳的吸引力。 联谊会:启动科技扶贫项目 贵州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康冀川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黔籍海外留学人员大概有2000多人。因此,如何加强与这些黔籍海外留学人员的联系,促成他们归国、回乡创业,是当前贵州留学人员联谊会的工作重点。 “不可否认,我们贵州仍然贫穷。因此,脱贫是重点。”康冀川说,目前,经过贵州留学人员联谊会的努力,已经将黔西南兴义地区特色产业扶贫与生态修复系统创业中心项目成功申报为省级石漠化脱贫项目,力争今年申报为国家项目,这样就能聚集更多的留学人员力量,对当地进行更深入的科技扶贫。 相关新闻 ![]() 留在海外or归国创业?王石:抓阄! 到底是留在海外发展还是归国创业?如果你纠结、举棋不定,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的建议是:抓阄!昨晚9点,为“欧美同学会”前来贵阳的王石刚下飞机,就和贵阳媒体对话1个小时。 留在海外or归国创业? 如果你纠结那就抓阄! 敢说敢做一直是王石的个性标签。昨晚的访谈,当有记者问及留学人员到底是留在海外好还是归国创业好时,王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回答了两个字:抓阄!引得现场记者一团哄笑。 “真的,你们还别笑!因为之前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但我觉得如果你是举棋不定没个主意,或是纠结不已拿不定主意时,不如交给老天爷决定。”王石说。 贵州虽然偏远,但尽出鬼才 问到对贵州的印象,王石一句话概括:“贵州虽然偏远,但尽出鬼才!” 在王石看来,无论是远到创立“知行合一”心学思想最终悟道的王阳明,还是近到这几年贵阳出现的世界级超级大盘,再到享誉全球的国酒茅台,这些鬼才尽在贵州。 针对媒体聚焦的海归创业,王石的观点是:社会要用平常心对待海归,海归们也要用平常心对待自己。“现代社会,出个国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我们大家要用平常心对待海归。同样,海归们也要用平常心对待自己。”王石建议,只有这样,才是最利于海归一族发展的社会环境。 创新要有土壤,要允许失败 听闻贵阳近年来发展大数据产业,王石很赞同。“创新需要土壤,要允许失败。”王石说,拿每年庞大的海归来说,真正创业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因此社会要营造一种创新的土壤,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 同样,社会和政府要为留学人员营造一个能配套的生活条件和创业条件,比方说配偶的就业,子女的教育,这些都是吸引人才非常重要的环节。 |